作为著名的“宜陶之地”,几千年来,宜兴人一直和陶为伴,以陶为生。宜兴境内已经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,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当时制陶技艺的水平,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。到了战国时期,宜兴陶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至少在东汉前,已成功烧制出釉陶。到了唐代,宜兴陶瓷开始使用龙窑烧制,这是非常显著的技术进步。及至宋代,由于商业经济繁荣,全国范围内的陶瓷业都极为发达,各地名窑迭出,宜兴窑中的紫砂陶,可能就在这时开始烧制。
1976年,考古工作者在宜兴羊角山古窑遗址发现了大量紫砂陶残器。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鉴定,这座紫砂古窑属北宋时期。而早在1966年,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中,出土了紫砂海棠式提梁大壶,其紫砂造型、制作技法,与羊角山宋窑紫砂残器的拼复件相对比,几乎完全一脉相承。
明清时代,宜兴的制陶业已发展到“家家做坯,村村有窑,遍地是陶”的地步。清代大词人陈维崧有诗写道:“百锤家家哀玉响,青窑处处画溪烟。”数千年的传承,使宜兴形成了以紫砂器为主流的制陶产业和由此而产生的陶文化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陶都”。